原来我的好脾气,是一种生存策略
日期:
2018-11-03
浏览人数:
1

 

心禾转载:上好入学教育第一课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 

 

在情绪管理的教学或训练课程中,我总会遇到一些学员告诉我:“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情绪。”在各种情境下,情绪波动都不大,感受不太到喜怒哀乐,就算遭遇挫折,也总是很快就过了,不会耿耿于怀,更不可能长期放在心理反刍。情绪状态看似稳定,甚至到了冷淡的程度。

 

也许你会蛮羡慕这种人——无忧、无虑、无烦恼,一旦没感受到负面情绪,自然就不会不快乐了。 

在我看来,这些人长期与自己的情绪感受断了线,难以与自己的身心连结,这来自于长期无意识地压抑或长期不允许负面情绪的存在。情绪感受常是以“身体感觉”的形式出现,当不允许自己去感受情绪时,便是不愿意让自己关注自己的身体感觉,这样的人,脖子以上与脖子是过着没交集的生活的。 

为什么有的人总要与自己的情绪感受保持距离呢?我们透过下文的故事,一起来思考。

 

阿 C 的 故 事 

在一个成长课程中,遇到一位男学员阿C,他在公司里性情温和、待人和蔼,做事效率也高,深受信赖。只是,在课程中进行任何分享时,他总是表情淡定,不怎么能表露情绪。 

有几次,我们做了几个情绪觉察的练习,要回忆并重新经历一件曾经发生过的痛苦经验或压力事件。他告诉我,他想不起来这样的经验:“不愉快的事情来得快,去得也快,我实在想不起来有什么事会让我感到不舒服。” 

这不是第一次了,每当遇到类似的练习,这位仁兄便难以进入练习状态。他常说:“不愉快的事情,不要去想就好了呀!” 

他是个理工男,我印象中的理工男,常是脑袋与身体处在分离的状态,不太能觉察自己的身心反应。因为不是第一次碰到,见怪不怪,也没去多理会或关照。

 

心禾转载:上好入学教育第一课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 

 

直到有一天,课程结束后,待同学一一离去,他找我私下谈话。

 

“我要说的不是公司的事情,而是我自己生活上遇到的困扰。”他边说,我第一次观察到他眉头深锁,有着明显的情绪起伏,同时,语气急促,似乎急着一股脑儿地把自己的困境给说完: 

“是我妈啦!我觉得她可能有点抑郁吧!老是对别人的事情过度担心,没事就碎碎念,甚至,什么事情都可以看不顺眼,总要反对再反对,如果不顺她的意,便会大哭大闹。我哥哥他们都受不了,尽可能少回家。但我觉得这样不太好,每个礼拜还是会回老家陪两老,但每次压力都很大。” 

“最近,我即将要结婚,也已经到对方家里提亲了。但我妈却一直有意见,拼命嫌弃对方,想要阻止我们结婚。我女朋友也很怕碰到她,感到压力很大。以前我会尽量顺着她,但结婚这件事,我不可能再妥协;只是,我真的很担心以后会出现婆媳问题。” 

“而且,我妈说,如果我硬是要跟对方结婚,她没意见,但不会让我办任何仪式。可是,这怎么成?对方父母肯定不能接受。所以,我现在很伤脑筋,不知该怎么办?” 

他越讲,情绪越激动,我只是静静地听。几个月以来,我终于看到他表露明显的情绪了,似乎有着挫折、沮丧、无助,又有些生气。 

我问:“那么,你爸呢?他的立场如何?” 

他说:“我爸,他不太管事的。他叫我自己跟我妈沟通,他对我妈一点办法也没有。”停了一下,又补充道:“他一直以来都是这样…… ” 。 

“每当你妈妈又对你碎碎念,不断抱怨或言语攻击时,你都怎么办呢?” 

“我都只是听,然后赶快把那些话忘记,我从小就是这样的。” 

 

原来,这孩子的妈妈从年轻时,就因情绪起伏不定而时常对家人指责、抱怨、嫌弃,不然就是出现“我好苦”、“没人理解我”、“我干脆去死一死”之类,让人听了无法招架的言语。 

左邻右舍或亲朋好友都避之唯恐不及,两个哥哥有机会出外念书便很少回家。哥哥常对他说:“我真的很佩服你,竟然受得了妈妈!” 

“我能怎么办?我当然要听过就忘、听过就忘,不要去在意,不然,我怎么跟我妈相处呢?我又不能丢着她不管!”

 

“所以,大家都说你脾气好,不会生气,总是很淡定,原来是…… ” 

“是呀!我要不是用这种方式处理我的情绪,这三十几年,我要如何撑过来呢?”

 

为了能跟与母亲持续相处,这年轻人从小就发展出一套情感麻木的因应策略,只要母亲一开口,就让自己放空,甚至接近“解离”的状态,也就是人在心不在,不去感受就不会感到痛苦了。 

就算当下不好受,也会要自己很快地忘记这些不愉快,将情绪压抑下来,好似什么都没发生,明天又是美好的一天。 

我终于理解,这个受人欢迎的年轻人情绪淡定背后的缘由了。

 

 

 

我们的情绪因应模式,常发展自原生家庭的生活经验中。有些是复制家人的情绪模式,有些是无意识地学习,而更多的,是为了在家庭中能够更自在地生活(或减少痛苦),而发展出来的生存策略。 

像是,有的人常会在人前降低自己的姿态,凡事讨好,因为在原生家庭中,唯有如此才会被看到被关注甚至被肯定; 

有人需要不断指责家人,无端抱怨他人的不是,借此换得别人的重视,或证明自己是“对的”;

 

甚至,有些孩子发展出来的,是一系列“愤怒----攻击”模式,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,便情绪爆冲地怒吼叫嚣,甚至挥拳动武,让别人不得不听从他。 

总之,如果某种情绪因应模式,能够有效地帮助当事人度过家庭生活的压力经验,免于痛苦甚至带来更多好处的话,相同的模式便会被保留下来,并且在家庭以外的人际关系中一再重演。然而,这些情绪模式多半僵化固着,难以撼动,在过去的家庭生活中具有效果,但现在却会带来更多的问题。 

对于阿C现正面临的困境,我也没有什么好的建议。但如果有机会,我很希望引导他重新与自己的身体感觉连结起来,并开始更重视自己的情绪感受,多停留在那些不舒服的感觉中久一点。找回失落已久的“有情有感”,而非带着“麻木无感”继续生活。

 

这一切,都从情绪觉察开始,一旦觉察了,就有机会去调整与改变了!

 


相关推荐

PRODUCTS

暂无数据